Quantcast
Channel: 足球,就是一个逑。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7

别让中超成了外援的中超,请给年轻人一点空间

0
0
中国足协上赛季一直在顶着压力维持现有的外援政策,以广州恒大为首的中超多家豪门俱乐部,一再在要求中国足协增加外援名额或者增加外援调整名额。
相反,中国篮协在NBA球员开始纷纷登陆CBA的情况下,不是张开怀抱去拥抱这些大腕,而是在外援政策上进一步“收紧”。从表面上看,中国篮协禁止第四节比赛使用双外援政策,肯定会影响比赛的精彩程度,降低联赛的观赏性。上赛季总决赛时,北京队外援马布里和新疆队外援哈德森在比赛最后时刻的“斗法”,成为总冠军归属的重要因素。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,当比赛进入到关键时刻时,国内球员都纷纷沦为看客,他们自然缺少关键之战的锤炼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。
联赛可以依靠外援来解决关键时刻的“拼刺刀”问题,但是国家队却只能依靠联赛中的小配角,在洲际赛场上担当“顶梁柱”的主角。中国篮协的这个外援政策调整,从职业联赛的角度看,是一种倒退和保守,但是从中国篮球的长期发展看,它是一个很好的调整和保护。
新组建的中国男篮完全是依靠一群90后的小将在支撑,如果他们无法在联赛中得到充分的锻炼,那么宫鲁鸣要组建新的“中国长城”,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。如果王哲林、李慕豪、郭艾伦等充满希望的一代,无法在联赛中担当重任,那么去了国家队也难成大器。中国篮协这个外援政策的调整,无疑是针对中国男篮目前的状况而制定的特殊政策。
其实中国男足和中国男篮处境几乎一样,都是处在更新换代、推倒重来的境遇中。国足主帅佩兰虽然圈点了一个五十人的国足大名单,但是其中值得信任的球员又有多少呢?现在在中超联赛中,前锋和中后卫两个关键位置,几乎都被外援所占据。广州恒大、山东鲁能、上海绿地等强队,基本上都是使用“外援三叉戟”战术,进攻几乎没有中国球员的事情,很多本土球员在场上干的都是“工兵”的活儿。放眼望去,作风硬朗、吃苦耐劳、肯于奉献,甚至关键时刻能吵架、敢于领红牌的本土球员,都能在主力阵容中混上个位置,而那些有点灵性、可以干点“技术”活儿的球员,要么被外援挤在板凳上,要么就被改造成边后卫、边前卫之类的“搬运工”。
山东鲁能的“外援三叉戟”战术,让杨旭只能“借调”到保级球队中,才能获得宝贵的上场机会。国内射手除了武磊的主力前锋位置很稳定外,联赛中基本上很难能纯射手的本土球员,就连国足主力射手郜林,都在球队的边前卫位置上寻找机会。佩兰在国家队中大量启用年轻人,但是他器重的年轻人中,有多少是联赛中的绝对主力?现在中超联赛为国足提供了大量的“工兵型”选手,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核心和堪当重任的技术型球员。
无论中超还是CBA,引进外援的作用都很明显——提升联赛的观赏性,提高联赛的整体水平,为年轻球员提供学习榜样。但是如果大量外援的涌入,完全挤占了本土球员的锻炼和提高空间,那么也就在客观上封住了本土球员提升的空间。中国有个成语,叫“过犹不及”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7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